12月13日(農曆10月22日)
出遊回程
路過萬華
巧遇青山王遶境
和老爺二人
覺得機不可失
立馬下車
湊熱鬧去~~
以下
分享當晚七點~十點的記錄囉~~
「八將團」為青山王的駕前護法,是由八位將軍及一名葫蘆童子所組成的,因手持枷鎖刑具,故稱為枷將軍、鎖將軍(各四位)。
枷將軍為紅面,身穿露右肩的紅色半衣,鎖將軍為綠面,身穿露左肩的綠色半衣,八位將軍皆頭戴官帽,面露獠牙。
手持葫蘆的童子(沒有拍到),相傳為白鶴化身,為「八將團」中的引路者,又稱引路童子。
鑽(虎爺)轎腳
好多不知名的神將
真是大開眼界啊~~
舞獅
舞龍
醒獅跳樁
青山宮俗稱青山王宮或青山王館,清咸豐六年(西元一八五六年)創建,主祀靈安尊王張滾,簡稱青山王。
與台北龍山寺、清水巖祖師廟並稱為為艋舺三大廟,列為三級古蹟。
當艋舺市街逐漸繁榮興盛時,咸豐四年(西元一八五四年)發生一場大瘟疫,
是時惠安漁民返回家鄉,奉請青山王來臺,途經今青山宮廟址,神輿無法前進,罹病者紛紛前來祈禱求助,據說頗靈驗,因而信徒倍增。
由於人們認為青山王有消除瘟疫的威靈,且和城隍爺一樣,掌理陰間司的法,因此在艋舺民眾心目中占有相當的份量。
每年的「青山王祭典」,就是所謂的「艋舺大拜拜」。
青山王祭典又稱為「迎青山王」或「青山王生」,
農曆十月二十、二十一日為青山王巡察暗訪之時,
二十二日為繞境,二十三日則為青山王誕辰,
艋舺地區舉行大拜拜,每年是日迎神賽會,繞境遊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可說是艋舺最有特色的節慶活動,亦為台北地區宗教觀光一大盛事。
青山宮完成於咸豐九年(西元一八五九年),
雕樑畫棟,三川殿有一座八角形藻井,工藝精美。
環顧該宮之廟宇建築,舉凡樑、柱、門、窗等,皆以木材製成,極富古色古香之氣息,
直至今日,成為台北市碩果僅存的傳統式廟宇。
資料來源: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1/C0119100183/chisi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