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
去基隆閒逛
突發奇想搭公車去和平島
下了車
問了路
找到和平島
才知目前並未開放~~
可
並未看到禁止進入標示
既來之則安之~~
小心翼翼的往公園走
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旗魚造型雕像
週遭景觀
因未事先做功課
所以 看到什麼就拍什麼~~
某種生物的化石?
&
海蟑螂
偶而看到的老鷹
和
到處都看得到的鴿子和麻雀
有點兒像麵包和吐司長相的岩石
還有
那是叫獅頭岩的嗎~~
看倌
請自己想像它們像什麼吧~~
海蝕溝裡發現的
是花蟹嗎?
閃著藍光和不知名的美麗海水魚~~
貝類~~
哈
是螃蟹耶
看我6連拍~~
網路上寫著 和平島海濱公園內奇岩異石林立 海岸奇特的海蝕地形景觀
如海蝕平台、豆腐岩、海蝕溝、海蝕崖、風化窗、萬人堆、
千疊敷、海蝕洞、蕈狀岩、獅頭岩、熊頭岩等
是北台灣遊憩攬勝及自然教學的自然教室
無奈 沒做功課 真的不知道自己拍到的是什麼 就純欣賞吧~~
想要浪花拍岸的感覺
卻老抓不住它~~
走上環島步道
居高臨下
欣賞奇岩怪石與風景~~
鏡頭拉近
看基隆嶼~~
觀景台
秋天
開在和平島上的花與昆蟲~~
下了步道
看到一隻在小池塘裡悠閒覓食的白鷺鷥
為和平島半日遊做了個美好的ending~~
回到基隆市區
已過午
隨意點了蔬菜麵與紅燒麵
雖然是素食的
卻還真不錯吃唷~~
謝謝賞圖 假日愉快
***和平島 簡介***
和平島屬於基隆市中正區,位於基隆港北端、港口東側,
距基隆市約4公里,佔地66公頃餘,目前已和台灣本島形成『陸連島』
由於終年受到東北季風吹襲以及海浪拍打侵蝕影響,造成和平島的天然景觀奇特,
加上和平島海岸屬於沉降海岸,因此造就了許多奇岸怪石的景觀,
景觀獨特,政府規劃開闢為和平島濱海公園。
※該景點自980115起因工程施作關係暫時關閉,大門亦暫停收費
為了安全著想,建議短期間暫勿前往。
========================================
和平島在清朝前期時稱『雞籠嶼』或『大雞籠嶼』,
為台灣最早有西方人足跡的地方,也是基隆最早有漢人入墾所在之一;
在西元1870年為了要與東北方海上的『小雞籠嶼』(即今天的基隆嶼)區隔,因此改名為『社寮嶼』,
即凱達格蘭人大雞籠社房舍聚集之島嶼的意思;
最早島上的原住民為凱達格蘭族的巴賽人(Katagalan Basaijo);
至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才被改名為和平島。
========================================
和平島海濱公園內奇岩異石林立,海岸奇特的海蝕地形景觀,
如海蝕平台、豆腐岩、海蝕溝、海蝕崖、風化窗、萬人堆、
千疊敷、海蝕洞、蕈狀岩、獅頭岩、熊頭岩等。
是北台灣遊憩攬勝及自然教學的自然教室
以上資料摘自網路 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