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搭船上烈嶼(小金門)囉~
水頭碼頭
位於金門西南方
負責大小金門的船運
2002年以後興建水頭碼頭旅客服務中心
成為金門目前最繁忙的客運碼頭
由船艙內向外拍
船艙一隅
抵達九宮碼頭
九宮碼頭是出入小金門唯一的港口
從這裡搭渡輪到金門的水頭碼頭
往返金門本島的客船
每半小時發船一次
船行約15分鐘
船上可以搭載機車同行
方便自助旅行者到小金門參觀遊覽
和另一團旅客同車接泊至下一景點
烈嶼歡迎您
濱海大道上的特色景點與特產看板
包括媽祖、芋頭、勇士堡、八達樓子、國姓井...
八達樓子
仿城堡式的建築
位在烈嶼九井路與八青路文會的圓環
高約數十丈
樓頂上塑有7位分據四方成戒備姿態
手握手榴彈或機關槍的英勇戰士雕像
這是為了紀念1933年抗日戰爭中
駐守在長城古北口
死守隘口
殺敵數百之後壯烈犧牲
成功完成任務的七位勇士而建的
拍到牛牛了~
哇 一大片芋田呀!
小點點
是牽牛花喔!
來到湖井頭戰史館囉!
湖井頭突出於烈嶼西北角
是國防戰略重要據點
距離廈門只有5,000多公尺
與大金門東北角的馬山、西北角的古寧頭、大膽島皆為昔日心戰喊話基地
館內完整記錄並陳列小金門戰史
備有高倍數望遠鏡 可以眺望廈門景觀
LOVE裝置藝術
是熱門打卡點
雙口海濱公園
雙口出海口是距離廈門島最近之海岸
為昔日雙口村民橫渡廈門之渡船處
因為視界開闊
是觀看夕陽的好地方
也是觀賞廈門夜景的好去處
此處海灘寬廣平坦
民國38年後成為第一線海防重地
在潮汐線上設置軌條砦(ㄓㄞˋ )
三層重疊綿延數里頗為壯觀
沙灘上的月見草
在淺灘發現了寄居蟹
黃槿花
草海桐
上林(李府)將軍廟
主奉李府將軍及廠官爺、檔境爺
建於明朝中葉
廟址座北朝南
相傳
李府將軍為元明之際
遷移至烈嶼墾荒畜牧的遷移官
文武兼備、仁慈輔民如子
且具神力足以抵禦海盜
能呼樹葉為兵嚇退海盜 深得人民愛戴
後人遂於其登陸開墾處或海盜登陸處建廟感恩其義行
烈嶼先民曾受風災、蟲害之苦
求助無門的村民們便於村口、屋頂豎立風雞
藉以鎮風煞、克白蟻 以護宅保平安
此尊風雞座北朝南
鎮北風煞之外
因廟前方小橋以石條一節一節構成 狀似蜈蚣
用風雞去啄蜈蚣 以除蟲害
此小橋現已湮滅
金門國家公園
離開李府將軍廟
上車
前往下個行程
烈嶼消防分隊、烈嶼加油站
烈嶼鄉行政大樓、八達樓子
7 eleven、東林忠孝堂林氏家廟奠安慶典牌坊
烈嶼公墓
(左)鳳凰花與果同在、
遠處高聳的媽祖石像(右)
位於鄰近九宮碼頭的羅厝媽祖公園內
為羅厝的新地標
車上隨拍街景
羅厝社區活動中心
西湖古廟
羅厝西湖古廟
位於烈嶼九宮坑道出口的羅厝港邊
供奉的媽祖是漁民的守護神
矗立於古廟旁的媽祖石雕像
庇佑與指引船隻的航行
為羅厝漁港的新地標
羅厝西湖古廟新建的牌坊
午餐
富喬餐廳吃合菜
這芋頭
香、鬆、綿~
回來爬文才知
小金門的芋頭是出名的好吃~
飯後水果~柳丁
餐畢集合處
九宮(四維)坑道
是小金門最經典的坑道
與金門的翟山坑道同樣是戰時為確保軍事運補作業安全
採取的地下化作戰設施
坑道主體皆為堅硬的花崗岩
坑道內的模擬蠟像是模擬當時開鑿坑道的情況
讓遊人體會過往的艱辛
以簡易設備及人力開鑿
完工於1965年
是座雙丁字型的水道
從九宮碼頭為起點穿透山體 一路延伸到羅厝漁港
我們由羅厝漁港往九宮碼頭走
九宮碼頭服務中心
烈嶼遊客中心
烈嶼(小金門)地標-風雞
與傳統閩南建築的造景涼亭
九宮碼頭
冷氣機上的燕子
水頭碼頭附近的7 eleven
金門水頭商港旅客服務中心
回到大金門了~
資料來源:
金門國家公園、旅遊行程表、金門觀光旅遊網、烈嶼旅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