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牆
李氏宗祠(左)胡璉將軍紀念館(右)
李氏宗祠
和平牆
胡璉將軍紀念館
胡璉將軍
於國家危急存亡之際兩度主政金門
使當時金門由四缺─缺水、缺糧、缺路、缺樹,逐漸變成四足
為感念將軍之貢獻
特於金寧鄉林厝古寧頭和平紀念園區內設紀念館
介紹胡璉將軍參與領導之古寧頭大戰、
大二擔戰役及八二三砲戰
及其在金門從軍到民政
從基礎公共建設到民生物資供應
乃至教育文化推廣
均有劃時代的貢獻
石蚵之家、小葉赤楠
↑和平紀念園區隨拍↓
金門和平紀念這區地點
是古寧頭戰役的主戰場
沿園區的道路邊可以看見不同形式與大小的碉堡藏身在土丘之間
為了紀念指揮贏得古寧頭戰役的胡璉將軍與古寧頭戰役參戰官兵
便將這裡規劃為「金門和平紀念園區」
和平鐘、銳葉牽牛花?聽見和平
園區內設有胡璉將軍紀念館
以及由砲彈碎片鑄成的和平鐘
和平鐘
以砲彈碎片鑄造而成
西元2011年時
柏林腓德烈斯漢區人民公園(Volkspark Fried-Richshain)與金門和平紀念公園以同步敲響和平鐘的儀式
一同見證戰後難能可貴的和平
印度紫檀?
大花紫薇
古寧頭牌樓
保安廟/林厝
不知名綠樹...阿勃勒?
碉堡
古寧頭牌樓
↑金門和平紀念園區
反空降堡
功用為在各道路交叉口監控各個道路
二次大戰時更兼具防空降的功能
國民政府38年撤退後
為了防範共軍來襲
在金門主要道路交叉處設置反空降堡
反空降堡上的偽裝、木麻黃樹上的鳥巢
萬聖祠
古寧頭戰史館
古寧頭海灘是國軍在古寧頭戰役最後獲得勝利的地方
為紀念這場聖戰
特別在當時的戰地興建「古寧頭戰史館」
外觀仿古坊堡式的戰史館
兩旁擺置著當年參加古寧頭戰役的「金門之熊」M5A1戰車
小葉赤楠
不知名昆蟲
室內陳列戰利品武器、作戰文件、作戰指揮官照片、戰情大型油畫展示等
↑ 古寧頭戰史館
慈湖三角堡
位在慈湖海岸區域內
碉堡四周挖掘了壕溝作為防護
海灘邊使用鐵絲網圍成雷區
在戰時可防止敵人更進一步
三角堡具有堅固的造型和迷彩外觀
堡裡是駐軍住宿和執行任務的生活區
在三個角上均設有瞭望哨與射口
堡上也設有哨站
是一座堅固的堡壘
隨著兩岸戰事逐漸平息
三角堡便轉而成為觀光旅遊與自然生態保育的文化地景
春末夏初時
三角堡旁盛開的待宵花吸引許多蜂蝶及夏候鳥-栗喉蜂虎前來覓食
拼湊出春夏繽紛的色彩
慈湖沙灘軌條砦
巨型廣播喇叭裝置藝術&坦克車
↑慈湖三角堡
黃槿花
高高掛
慈湖
位在金門島西北角
原為內凹之海灣
後來基於戰備考量及開闢民生水利
於民國58年間由部隊建構堤防
堤長約550公尺
取名「慈堤」
慈湖與海相通
有豐富魚蝦貝類等水產
慈堤上有個觀景平台
可眺望小金門及廈門
更是賞鳥勝地
冬季
金門著名的冬候鳥鸕鶿
成群歸巢之壯觀景象蔚為奇觀
落日餘暉中
金烈水道波光粼粼
令人讚嘆
入夜後
野曠天低
星光燦爛
堤岸外泥灘地豐富的生態資源
吸引了種類繁多的覓食水鳥
形成特殊生態景觀
慈湖原為廣裘內海
民國59年7月築堤攔海竣工後
成為金門最大鹹水湖
湖中有沙洲
周圍有魚塭和樹林
是金門鳥類重要棲息地
冬季鳥況絕佳
經常可見數千鸕鶿在此駐留
↑慈湖觀景平台
↑慈堤
往莒光樓途中
車上隨拍
莒光樓
為表彰在古寧頭戰役中的國軍官兵而建
也傳達「固若金湯,雄鎮海門」的戰地精神
為金門征戰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地標
登上頂樓可以一覽金廈美景
鎮樓之寶為胡璉將軍的青天白日勳章
風獅爺
↑莒光樓
與未來共舞
莒光樓前大型地標藝術
莒光樓騎馬體驗場
金門3日遊第2天
最後行程是參觀浯記一條根
試喝一條根茶
還拿到熱勁膏試用品
吃過晚餐(合菜)
再去7-11買水果、零食&飲料
途中
看到了美麗的晚霞~
資料來源:
金門觀光旅遊網
旅遊行程表
導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