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見草(攝於金門)
↓ 裂葉月見草(攝於苗栗後龍)
柳葉菜科
別名
待霄花、待霄草、夜來香、晚櫻草、夜佳麗
原產地
美洲
金門地區可能是人為引進或逸入 主要生長在海邊沙灘或廢耕地上
多年生草本 常匍匐貼地生長
葉互生或叢生於枝條先端 長橢圓形 先端銳尖 全緣、波狀緣
或下部深裂的鋸齒緣 葉質厚實 葉柄不明顯 莖葉上密布白色絨毛
花期4-9月 花單朵腋生
花冠黃色 花瓣4片 倒心形 花瓣中間折曲 先端凹陷 雄蕊8枚 著生在花瓣基部
萼片4片 花開後常反折 花柱比雄蕊長 柱頭4裂 子房4室
蒴果長筒形 具棱 熟時4瓣開裂
花朵在夜間盛開 所以被稱為待宵花或月見草 花開後即不閉合 因此白天也夠欣賞它們野艷的花容
花朵由下而上慢慢開放 花多且花期長 常成叢聚生 形成一片片黃色的花海
有些在聚落附近廢耕地上漫開 和古意的石牆紅磚、馬背飛簷相映成趣 構成金門田園獨特的景緻
屬名Oenothera源自希臘語oinos「酒」及therao「獵取」 指根可釀酒
==============================
***裂葉月見草 小檔案***
柳葉菜科
別 名
待宵草
海濱沙地常見植物
莖匍匐後斜升 被柔毛
基生葉蓮座狀 倒披針形 羽狀分裂
莖生葉互生 披針形 不規則疏鋸齒緣 葉片兩面被有白色短毛 有時呈波浪狀
花單生於葉腋 雌雄同株
花瓣4枚 倒心形 微有香味 花萼向後90度翻捲
夜間開放 只有一夜的壽命
花色鮮黃色
花期4~7月以及12月~隔年三月
花凋謝 顏色也漸漸由鮮黃變成磚紅色
花後結果
蒴果細長圓柱形 具 4 稜 成熟後成 4 片向下翻裂 狀如剝皮的香蕉 種子橢圓形
~~~~~用 途~~~~~
1.觀賞
2.根部乾燥後 與花和蜂 蜜一起熬成糖漿有去痰抗菌作用 能止咳及治療支氣管炎
3.種子油中含的脂肪酸能養顏 亞麻油酸可治療支氣管炎、過敏性濕疹 等
亦可當強壯藥及健胃藥服用 月見油亦是高級的按摩油 且滲透力強 可取代一般礦物油
資料來源:
http://digital-kinmen.kmnp.gov.tw/files/806-1000-2502,c48-1.php
http://sowhc.sow.org.tw/html/observation/sea/plant/103/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