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黃金水岸
到一滴水紀念館去
和平公園紀念碑
為和平公園內象徵慈悲和平的合手藝術雕塑
遠遠看到白鷺鷥&黃頭鷺
鏡頭雖已拉至極限
還是沒辨法拍清楚牠們
純欣賞囉~~
一滴水紀念公園
是日本已故文豪水上勉之父水上覺治於大正四年(一九一五年)在日本褔井縣所蓋的一棟日式木造古屋
民國94年於日本拆卸運至台灣淡水後 歷經五年時間 在98年底於淡水和平公園重現
而水上勉先生 一生承襲日本『滴水』禪師宗思想 崇尚珍惜萬物理念
為紀念這一份因緣
以及移築過程中所有台日熱心人士、志工每人所付出之小如一滴水之心力 凝聚完成此跨國移築心願 故命名為『一滴水紀念館』
以上資料摘自網路~~
紀念館前水池
蓮花正盛開著~~
無障礙步道旁的芭蕉
結實纍纍
之前來一滴水紀念館
只在外頭拍拍
這次脫鞋入內參觀~~
蓮花開得太美了
離開前又影了2張~~
步道邊的小驚喜
腹部好圓呀~~
是高腳蛛嗎?
和平公園
景色秀麗 可以遠眺觀音山及淡水河口
歷經多場戰爭 留下許多戰役遺跡
淡水居民祈求和平永在的意念及感念戰爭時因抵抗外患而死傷的軍民 因此取名為「和平公園」
傾斜的樹幹
長出一排菇菇
生命
無所不在呀~~
每到滬尾砲台
總喜歡拍這裡
中間綠色屋頂的建築物是淡水高爾夫球場
黃色的點點
印象中是金盃藤~~
滬尾砲台
位於今台灣新北市淡水區,為建造於1886年的火炮砲台。佔地約8公頃的該砲台興建者為台灣第一位巡撫劉銘傳所建造,建造目的為捍衛台灣淡水港。
該砲台雖停用多年,但因為長期屬軍事要塞,因此保留狀態頗佳,不但門額上仍留存劉銘傳親筆所題之「北門鎖鑰」石碑,也保留了砲台旁兩道城牆及砲台數座。
淡水舊地名為滬尾(Hobe),其意有幾個說法,有一說法「滬」是指口袋形狀的低牆,漁民藉以捕魚之用,「尾」則是指河流出海口。
另有一說則是指由閩南語「雨尾」諧音演化,因為觀音山、淡水河一帶下雨,到此地後雨即停止,故名「雨尾」。
另一說法是「石滬」是早期海邊捕魚的設施,漲潮時,海水將魚群帶進石滬內,退潮時海水從石縫中流出,魚群便留在石滬內供漁夫捕捉,早期台灣北海岸有2~30個石滬群,淡水在石滬群最尾端,故稱:「滬尾」。
以上摘自維基百科
媽媽嘴分店
已經開始營業囉~~
回程的黃金海岸
風特別大
像極了颱風天
同學發現水面上有魚兒翻肚
後來
還看到不少魚兒卡在岸邊石堆上
不知是水溫變化還是污染之故?
白色金露花
印象中是第一次看到~~
經過中午用餐的餐廳
這回
看到它的背面~~
淡淡的光束露出雲隙
雖是當日僅見的夕彩
卻也聊勝於無~~
倒著畫畫的街頭藝人
三兩下就畫好一幅拿破崙
第一張照片則是個妹妹的畫像
聽說是畫好了才告知畫裡的是她~~
真的好強~~
好幾陣強風吹得沙灘上的沙子四處亂飛
圍觀的遊客卻也不見減少
可見他的魅力十足~~
淡水基督長老教會
廣場上遊客真多
影一張記錄一下~~
巧遇郵政公仔遊行
留下這張照片
超口愛~~
到老街吃豆花&石花凍
透明像愛玉的
就是石花凍
下回也來嚐嚐~~
5月的第一個週六
和老同學&新朋友的淡水一日遊
在此畫上句點
又是一頁值得珍藏的美好記憶~~